2019年3月26日下午,沙巴体育-沙巴平台
工商管理系、工商管理党支部在科研楼A212教室成功举办研究生第十次读书会。本次读书会以“赢家的诅咒”为主题,由于淼老师推荐并指导,张亚琼老师主持,工商管理系系主任王玲老师和2018级企业管理专业研究生参与会议。师生共聚一堂,交流探讨美国著名行为经济学家、决策心理学家,201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理查德·塞勒的著作《赢家的诅咒》。
本次读书会主讲人杜潼钰同学首先就本书的内容、结构以及阅读感受做了概述:这是本讲解生活中一些反常经济现象的书籍,例如竞标胜者常常亏损现象,它颠覆了读者对传统经济学的看法,引领我们走向行为经济学的领域中一探究竟。本书贯穿全文的一个主旨观点就在于,人的理性与自私是传统经济学所做出的假设而不是事实,现实中不存在完全理性的人,正是非理性的行为造成了看起来很美好但最终失败的决策。
杜潼钰同学将本书分为十个部分,每个部分以书中案例为基础,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实例为大家讲解了这些反常的经济学现象背后所蕴含的行为经济学观点。在讨论人们为什么要展开合作时,文章以传统的囚徒困境为出发点,解释了按照传统经济学的理性人假设所预测的结果是如何偏离现实的,通过单次博弈实验和重复博弈实验揭示了互惠是利己主义和利他主义两个合作动机。在探讨心理账户时,杜同学以生活中购买电影票的经历为例,向大家解释了心理账户如何违反标准储蓄模型的可替代性假设,以及心理账户的分类问题。在杜同学讲解不同现象时,全体师生认真倾听,并不时提炼出关键问题,展开了一次次热烈的讨论。
图1 杜潼钰同学讲解跨行业工资差异
讨论中,同学们畅所欲言,就书中提及的观点提出各自视角下的解读。杨春林同学对赢者的诅咒现象本身很感兴趣,他认为竞拍者会陷入该境地是因为以下两点内容:一是竞争者本身的非理性特征。在竞拍开始前,平台通过低于消费者预期的价格吸引大量的客流,即增加拍卖的参与人数,由此营造一种很多人竞争的氛围。在这种氛围下,拍卖者们受竞争压力影响出价次数会更多,相应的最终成交价也会更高。在此情景下,如果不出高价,谨慎稳重理性的竞拍,竞拍者可能拍不到标的物;如果出高价,又会陷入被诅咒的境地。所以这也是个两难的处境。二是竞拍者与平台间的信息不对称性。竞拍者拥有的信息是不全面的,并不了解竞拍品对应的真实的价格区间,与此同时对自己拥有的信息非常自信。在对自己非常自信的情况下,容易出高价去竞拍,而只有当人们一直保持理性的时候,才能跳出赢者的诅咒,但这在现实中相当困难。
当谈到现今电子商务的发展时,吴萌同学发现近些年来我国对网络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越来越大,相当多的免费内容变成收费项目,而公众对此也是颇有抵触的现象。她结合本书中的理论认为:免费网络到收费政策受阻的现象可以用书中说到的损失规避和现状偏见这两个理论来解释,即相对于同样数额的收益,人们更为偏好避免损失以及人们更为偏好现有状态不愿意改变。对于如何解决收费问题,针对消费者来说,肯定是需要软件提供方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务和附属服务,增值服务就是我们的服务需要继续进行深化,深化我们现有的服务内容,而附属服务的时候是开辟新的服务板块。
肖媛元同学紧接着针对电子商务的拍卖类型进行讲解:电子商务的拍卖类型可以分为增价拍卖、减价拍卖、强制拍卖与任意拍卖等,针对不同的标的物有着不同的拍卖方式来适应。并且,在拍卖的过程中,当竞拍者人数增加时报价应该趋于保守,因为当人数增多时,如果报价积极,即使最后赢得竞标,也会因为付出过高的成本而陷入赢者的诅咒困境。
赖红艳同学对于禀赋效应有着深刻的印象,她引用了电影《大话西游》里的一段经典台词形象生动地为我们描述了禀赋效应:“曾经有一份真挚的感情摆在我的面前我没有珍惜,等我失去的时候才追悔莫及,人间最痛苦的事莫过于此”,这段台词表明人们在失去自己拥有的东西的痛苦远大于得到这件东西时所拥有的快感,运用到经济领域,这个规律就叫做“禀赋效应”。从另一个角度来讲,禀赋效应也是一种损失规避现象。
高迪同学从生活中的实例来谈对最后的通牒博弈现象的理解,她认为:最后通牒博弈现象在生活中较为常见,如员工要求老板增加工资,否则就会另谋高就;顾客要求商家降价,否则就会另外选择商家。首先提议者的根本动机都是追求自己利益最大化,但是由于担心自己所提出的方案被拒绝而最后分文不得,因此他会选择一个相对公平或者认为回应者会接受的分配方案,但是即使是在相对公平的方案中也是提议者获得最大的份额。其次在最后通牒博弈中,按照理性经济人的假设,回应者应当接受提议者提出的方案,即使该方案不够公平。但是,实验结果表明大多数回应者在知道拒绝方案后会分文不得后仍然选择拒绝方案,回应者的这种行为也许是在向提议者表达自己的不满,或者是回应者为了寻求自我心理上的平衡。最后通牒博弈论不仅仅涉及到了人性的私欲,也在一定程度上涉及到了其对理性经济人假设的挑战。
图2 高迪同学分享自己的观点
在激烈的讨论中,同学们的观点不断碰撞交融,让在座的老师同学们收获了不同的视角观点,帮助大家完成自我的总结与提高。于淼老师认为我们在与对方的博弈中总是想寻找对方的让步点,但真相却是这个让步点根本不存在。同时,于老师建议同学们在学习“理性”与“非理性”等实验经济学时,要特别注意样本的选择、问卷和量表的设计,因为这可能对结果造成很大影响。
最后,王玲老师、张亚琼老师也都分享了自己对于相关现象的见解,并为各位同学拓展了心理学等相关领域的知识和研究方法,帮助大家更好地读懂《赢家的诅咒》这本书,加深了同学们对于行为经济学以及传统经济学的认识,提高了同学们的专业研究能力。
图3 参会人员合影
文/工商管理系:杜潼钰
图/工商管理系:肖媛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