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4日,蓟门法治金融论坛第88讲在中国政法大学学院路校区科研楼学术报告厅成功举办,观复博物馆创办人马未都先生以《博物馆的公益性与商业生存》为题进行演讲。本次论坛由我校沙巴体育
、资本金融研究院主办,MBA教育中心、CFA Institute协办,中国政法大学党委副书记王立艳教授担任致辞嘉宾、资本金融研究院刘纪鹏院长担任主持人,本校师生及社会嘉宾和听众四百余人参加了本次论坛。
王立艳副书记在致辞中对马未都先生表示热烈的欢迎。她感叹道,蓟门论坛度过了艰难的疫情三年,今年再次开放至今已成功举办88期,承载了众多校内外听众的期待。虽然室外温度是入冬以来最寒冷的一天,但论坛内却因马未都先生的到来而座无虚席,热闹非凡。我们可能无缘欣赏观复博物馆的藏品,或者不具备足够专业的知识去审视这些瑰宝,但相信马未都先生曾用《编辑部的故事》、圆月之下的爱情让我们心动。无比期待本次《博物馆的公益性与商业生存》演讲,听众朋友们将共同领略一个著名的民间博物馆的别样风采,一睹万国博物馆的盛世风光。
随着社会发展和人们文化需求的日益增长,博物馆正越来越成为人们了解历史和文化的重要场所。马未都先生首先谈到的是博物馆的起源,他讲道,英文的博物馆“Museum”,词源源于古希腊,即指专门供奉艺术与科学的九位缪斯女神的神庙,实质为哲学家宴饮聚会和讨论学术问题的场所。谈及英文单词“Museum”的翻译,马未都老师引经据典。他表示在我国古代典籍中,《左传》最早出现“博物”一词。并以秦宫 · 阿房宫、法门寺地宫出土的秘色瓷为例展示古代人对艺术制品及建筑的强烈追求。因此,在中国将“Museum”翻译为“博物”是语言翻译艺术中“信达雅”的极致表现。
马未都先生对世界各地博物馆如数家珍,妙趣横生地依次介绍了英国的博物馆(牛津阿什莫林博物馆、伦敦大英博物馆、伦敦维多利亚与阿尔伯特博物馆)、法国博物馆(巴黎卢浮宫博物馆、巴黎吉美博物馆)、中国博物馆(江苏南通博物苑、北京故宫博物院、观复博物馆)等十二座博物馆。谈及大英博物馆的建立,马未都先生深有感触地介绍道,大英博物馆的建立源于内科医生、博物学家和收藏家汉斯·斯隆爵士的遗愿——建立一个新的、免费开放的公共博物馆,于是才诞生了举世闻名的大英博物馆。马未都先生也讲述了美国大都会博物馆的建立趣事,并风趣幽默的用“平地抠饼”这一北京官话形容美国在计划成立大都会博物馆时的创新性和执行力,并介绍到大都会博物馆接受最大的捐赠是美国华人金融家唐骝千。谈到中美合作文化差异,他表示,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执行力、行动力是决定结果成功与否最重要的因素。
谈及观复博物馆的创办,马未都先生感慨万千。他表示,观复博物馆为新中国成立后第一家非国有博物馆,1996年获政府批准,1997年正式对公众开放。“观复”一词出自老子《道德经》第十六章:“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他希望通过“观复”这个名字来表达:“观”即观察,“复”即反复,即传统文化之美,需要反复观察,才能通达它的本原,并期望通过观复品牌运营输出优秀的文化及商业品牌。马未都先生分析目前国内非国有博物馆的运营管理,他讲到,商业生存是非国有博物馆面临的重要难题,运营管理需要强大的资金支持。观复博物馆通过“墙上的门票”这一公益创意行动,拉进了艺术与大众的距离,他表示“当人们对无形的艺术、知识付费时,人生便能提升一大截”。谈及科学技术与博物馆的结合时,马未都先生表示,汉字读图,日月山川,我们的文化总是在不断消亡,不断灭失。每一个买票进馆的人,都是博物馆的赞助人。随着科技的发展,他希望人们能够尽可能走进博物馆,去欣赏传统文物艺术藏品,感悟珍贵历史文化。
资本金融研究院院长刘纪鹏教授表示,马未都先生是一位博学多识且风趣幽默的大收藏家,他既是优秀的畅销书作家,亦在青春年代创业,又拍过多部影视剧作品,更是观复博物馆的创办人,开创了非国有博物馆自食其力的先河。他慧眼识珠,藏品颇丰,所收藏的每一件藏品的背后,都蕴藏着丰富多彩的故事,成功践行了“以文促商,以商养文”。常看博物馆,定会受其恩泽,让人生变得充实而丰满,相信参会观众们在听完本次讲座后,必将终生难忘,受益终身。
时光荏苒风蓟门,法商流转梦观复。论坛接近尾声,现场来自沙巴体育-沙巴平台
的老师同学们及社会各界人士对本次论坛内容兴趣盎然,意犹未尽,踊跃地进行提问。马未都先生就民营博物馆的运营、历史文物的修缮、文物巡展、观复品牌运营、博物馆与科技融合等问题与参会者展开深入交流。他表示,收藏是对美的发掘,而不是对物的掳掠;民营博物馆的传承,需要现代法律制度的保护和支持,希望年轻一代能够走进博物馆,感受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本次讲座在经久不息的掌声中落下帷幕。
图/卢云开
文/古园婷
审稿/李欣宇 刘彪
审核/徐庆